close

其實馬也哥吐槽多次哈登4,在我眼裡還是有點小帥的。至少在出街效果來看,我不會拒絕穿這樣的鞋款壓馬路,這也是阿迪達斯在現階段設計籃球鞋款的初衷:

全能

既能出街,又能打球,讓籃球鞋變得更大眾化。喜歡打球的人可以選它,休閑穿著的人也能選它,這麼一聽,好像橫豎都是理。

不僅僅是哈登4,包括像三葉草系列的Streetball,以及近期發售,和Marquee Boost共底的Zone Boost。

從外在來看,它們都能成為大眾出街的首選,內核方面,中底大面積的TPU覆蓋,全掌Lightstrike,Boost科技的加持,讓球鞋的性能下限又得以保障。至少在我眼中,阿迪沒少在這兩款鞋身上下功夫,定價低於1200元的市售價也算屬於比較合理的價格范圍。

先不著急“我永迪”。因為在面對這樣批量登場,既能出街又能實戰的鞋款時,我忽然想起瞭一個故事:

小明是個能幹的人,導演班子出身,既能寫劇本,又懂拍攝。他被投資人要求創作一部電影,名叫《我的幹爹最愛我》,投資人還邀請來瞭能力不錯的編劇和攝影。

可在電影開拍前,編劇準備起筆撰文,小明去告訴編劇,“我劇本已經寫好瞭,你可以回去瞭。”

編劇一臉懵逼,領瞭投資人的酬勞,走瞭。

到瞭拍攝現場,攝影師已經準備就位,小明上前對攝影師說:“我來吧,我這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鏡頭,我來操作就行。”

攝影一臉懵逼,領瞭投資人的酬勞,走瞭。

電影拍完上映後,反響還可以,但票房始終沒能達到投資人的預期水平。合作瞭兩三年後,出瞭3部電影都沒有達到投資人的期許,於是投資人決定不再和小明合作。

小明一臉懵逼,領瞭投資人的酬勞,走瞭。

如果投資人隻想要一部口碑不錯,大傢看著樂呵,票房一般點的電影,小明都能靠一己之力做到。

但如果投資人想要大眾討論,更奇特的電影視覺效果,票房能沖擊年度TOP3,那小明是給不瞭這樣的需求的。

在我看來,阿迪達斯這一類籃球鞋是小明一人完成的作業。不是不夠好,而是風格,形式,內容,過於的同質化。導致每雙鞋的樣式及體驗,都是過去那種熟悉的感覺。

另一層面角度:

如果你一人把別人所有的活都幹瞭,別人該通過什麼方式來突出自己的優勢呢?

就拿阿迪的老競爭對手耐克來說:

Kobe 4 Protro,這雙10年前的老鞋,1399元的售價,性能方面不輸現在的鞋款,情懷,顏值,舒適度,各方面表現都很出彩,這讓Kobe NXT系列怎麼辦?

同價位的Kobe NXT FF表示:

沒事兒,我有Fast-Fit+Quadfit新科技加持!顏值我可能超越不瞭ZK4,但未來感和質感我還是很有優勢的。

同價位的AlphaDunk表示:

沒事兒,我有Zoom Bag+Air Knit加持,你ZK4前掌啥都沒有,我的前掌氣墊?讓你超乎想象!

想玩休閑?我看看耐克有什麼牌可以打:

Jordan正代,Shox BB4,Zoom GP,HD08,LBJ3等等,這些老牌耐克都能打。

新款休閑鞋?

Air Max 270,Air Max 720,以及各種Mix產物,把氣墊玩出各種花,耐克表示:常規操作。

相信看到這兒的小夥伴也已經懂瞭:

除瞭大傢經常提的營銷層面外,耐克在產品定位和產品創造上的優勢,同樣是高於阿迪的。

一是地基牢,以前的經典款可以堆滿一倉庫,隨便拿出來一雙復刻都有故事聊。

二是視覺層面上的創新,連叔叔輩的Air Max氣墊今天都能玩出這麼多花樣,不說性能,就說購買欲上,耐克也能滿足大多數追求新奇的人。

想買休閑鞋的人,耐克有經典,有新意,也有噱頭,純追求休閑產品的人,此時並不在意功能性。

想買實戰鞋的人,耐克有經典,有新意,也有噱頭,純追求實戰產品的人,他們並不在意球鞋是否能日常穿搭,隻要性能能和廣告吹噓的一樣,就能滿足

(雖然耐克很少做到)。

而阿迪這邊,還在主打休閑和實戰兼備的鞋款。

但在經典,新意,噱頭方面,阿迪這幾款的優勢,顯然比競爭對手都弱瞭不少。

小明的創作水平不如編劇,拍攝能力也達不到攝影的level,雖然傢裡有背景,但低調的小明從來不說。久而久之,人們隻會認為,小明就是一老老實實,隻能拿30w年薪的普通人。

聲明:文章出自PIXNET上班休閒鞋女Blog轉載請註明出處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綺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